宁海新闻网讯(记者 何飞燕 通讯员 杨青青 谢腾) “以前家里人上课要跨城区奔波,现在全家步行5分钟就能各得其乐。”家住宸园小区的王女士笑着说,母亲在社区学习八段锦养生操,女儿在绘本课获得阅读启蒙,自己则通过瑜伽课、钩编课结识新伙伴。在车河社区,这样的全龄段文化图景,正以“365天不打烊”的公益课堂形式,重塑现代社区的生活样态。
今年以来,车河社区聚焦“全龄友好”理念,通过空间赋能、达人挖掘、智慧平台预约三大举措,让公益服务如毛细血管般渗透社区肌理。借着未来社区创建的东风,车河社区对2434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集成供给”的场景提升。健康驿站、城市书房、智慧教室、多功能运动馆等18个主题空间经专业设计,形成“动静分区、老少皆宜”的立体格局。为了让这些空间“活”起来,社区创新采用“空间换服务”机制,吸引专业机构入驻,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
目前,锋行体育的夜间瑜伽课已培育学员120人次,火狐电竞APP飞尚舞蹈的中国舞课堂让32名“宝妈”重拾舞台梦想,映墨传媒的短视频创作课和欧贝拉蛋糕店的烘焙课更是提高了居民的再就业技能。“通过资源置换,我们已引入银河乒乓、無壹瑜伽等12家专业机构,开发了18个常态化课程,场地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丰富了居民日常生活。”车河社区党委书记范盈盈介绍,社区提供场地,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居民以低偿或免费的方式享受课程服务,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
在专业力量之外,车河社区深挖“民间高手”组建达人智库。书画名家陈明纲老师的“水墨初韵”课堂上,18名孩子掌握了墨分五色的奥秘;少数民族教师马山红的古筝工作室,每周为辖区居民提供1.5课时的公益课;“社区达人”吴菊琴老师带老人们体验电吹管的魅力,他们的加入为社区公益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社区精准设计课程:银发群体可参与书画、养生课程;女性群体青睐缝纫、茶艺等生活美学课堂;青少年可选择围棋、尤克里里等素质拓展项目;亲子家庭可参与绘本阅读和手工课。社区网格员将课程信息发布在微信群中,居民可通过“喜乐缑城”智慧平台,火狐电竞APP实时查看课程动态、报名参加、累计学习积分、展示学习成果,形成“学—用—享”的闭环。
“车河社区将持续倾听居民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拓展教学形式,引入更多优质资源,让公益课堂为全民所用,让每个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归属感,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居民的幸福港湾。”范盈盈表示。